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20的文章

2020/12/28 投資一些心得

投資 最重要:最終報酬率(長久年化報酬率) 次要:投資過程中的優雅程度 投資風格 追高殺低技術面:價值(成本)無關,只在乎是否熱門有機會,turnover 快,報酬率浮動大 好處:短期見效。壞處:比較高機率被套牢下檔風險高,進出快速很忙碌 門檻:低,技術面容易上手 有基本面的熱門股:有下檔保護的同時有題材會漲,turnover中偏快,報酬率浮動大但下檔幅度較小 好處:有熱門股的好處+一些下檔保護。壞處:同時有被套牢報酬率差跟短期不漲的風險,進出偏快速忙碌 門檻:中,需要一些基本面的知識 + 熱門股的追蹤 價值投資:價值(成本)很重要,turnover慢,少有下檔風險,短期報酬率可能不高 好處:下檔風險低、進出少,因此持有可以很優雅。壞處:報酬率相對是長期的,短期有時候看不到成果,且難入門 門檻:高,需要會計算公司價值 如果忘不掉成本,會不太適合第一種風格,因為被套牢跟報酬率差的時候會很痛苦,很痛苦的時候比較難做正確的決定。如果可以在痛苦的時候做正確的決定也未嘗不能嘗試,但是投資過程會常常很痛苦就是了 大多數人都屬第二種風格,只是比較偏向技術面或價值投資而已 投資成長股未必不是價值投資,如果有認真估算TAM、成長率、財務結構等等就算是價值投資,如果只是跟隨題材買進賣出就是追高殺低技術面投資 估值 成熟產業跟成長股的估值算法不一樣,要分開來看 。成熟產業由於營運模式相對固定、TAM很清楚,因此用PE, PB等倍率的方式去估值會比較準,只要能夠精準的預測未來的獲利,估值就不是問題 。成長股由於TAM相對未知、營運模式新穎因此獲利模式跟穩定性有待認證,如此一來未來的獲利就會超級浮動,用PE, PB等方式去估值會非常不可靠!相對而言用成長性去估值會比較準一點

2020/12/15 十一月績效

  date Myself   Saul SPY Jan-20   11.6%  21.3%   -0.1% Feb-20   11.7%  22.9%   -8.0% Mar-20   5.8%  13.4%   -19.4% Apr-20   18.9%  33.3%   -9.2% May-20   38.0%  73.6%   -4.9% Jun-20    50.5%  115.9%   -3.2% Jul-20   69.4%  135.1%   2.5% Aug-20   69.5%  132.9%   9.7% Sep-20   77.2%  184.3%   5.6% Oct-20   65.2%  173.8%   2.9% Nov-20   90.1%  216.7%  14.1% 11月其實算是個蠻平靜的一個月,大選結束後波動越來越小、疫苗偶爾放出消息說有效,其實很多消息市場都消化得差不多了,因此整體指數就緩慢上升。而近期投資組合有上到100%其實還蠻開心的。稍微比較一下為何今年跟SAUL績效差這麼多,主要是五、六、九月的時候績效差很多。五、六月那時候績效比不上是因為有入金,那時候很多SaaS漲很多因此順勢降低持股比率,再加上那時候沒有跟上ZM,因此績效差距拉開;而九月也是因為ZM沒跟上翻倍漲,因此績效又拉開了。這兩次沒跟上的事情再次說明成長股看成長率操作、數據為王的道理,估值完全不適合用在成長股上面。 目前感覺近來股市很難像之前穩穩獲利,我覺得原因是很多股票已經漲很多,不管是疫情受惠股或是復甦的股票都已漲很高,且SaaS很多維持高成長很久的公司成長率逐漸下降,目前也就是DDOG, CRWD持續維持"高成長",其餘目前沒看到很有信心的"成長股",因此很少有股票能夠穩穩上漲。可以感覺到最近市場的資金到處輪轉,一下資金跑去車子、一下資金跑去郵輪,這段時間如果想要賺多一點只能打游擊戰,看好標的進進出出,只是一來我對產業資金輪轉沒研究、二來也不想花這麼多時間在這上面(覺得CP很低),因此就繼續持有現有的股票然後尋找有潛力的股票! 關於SaaS公司成長率逐漸下降這件事情,這兩周最典型的CASE就是zoom,經過爆炸性的Q2,Q3很明顯的季增很少量的營收,因此決定今天賣掉所有ZM,而資金目